弘扬地学文化 勇攀科学高峰——我院举行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

“此次随州之行收获颇多,感悟颇多,尤其是周老师分享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周老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我们,不仅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人生的道理,传道受业更在解惑。他叫我们年轻人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志者,事竟成。多年以后我会回想起,在一个寒武纪的剖面下,一位叫周江羽的老师曾满怀希望地鼓励我们。”这是资源学院2017级本科生贾喜良在参加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随州大洪山地质考察时写下的一段话,这也是本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最大的缩影——以学生品牌科技赛事为牵引,大力弘扬地学文化,引导广大地大学子坚定不移勇攀科学高峰。

苦练内功,在“寻找李四光”成长营中夯实专业基础。

3月到6月,资源学院开展了以专业兴趣培育和专业思想提升为目的的成长营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专业信心。

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野外实习环节

聚焦融汇学习资源。将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技能以清单的方式单列出来,“成长营”通过春季学期的持续培养,统筹融汇学习资源,让学生会学习。3月21日,图书馆信息服务部馆员段萌语为学院50余人开设图书馆资源利用介绍讲座,详细为同学们介绍述图书馆的概况、电子文献查找规范、网络慕课课程学习方法。同时开展地质素描与地质软件应用讲座、创新创业探索等十余次专题讲座活动,涵盖电子文献查阅、基础地质软件CoreIDRAW应用、地学大数据的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融汇图书馆资源、博物馆等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为后续青年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探索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提升科研能力。围绕提升学生基础科研能力,采用“宣讲+实践”模式,开展梯度培养。3月至5月,依托“青教联”“青年学者话成长论坛”开展系列讲座报告,让伏海蛟、宋宇等一批青年学者的科研故事走进广大青年学子。4月11日,开展“寻找李四光基础科研立项”的中期考核答辩,前期立项的51支团队全部通过答辩。通过抓实科研立项,浓郁学院科研氛围,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以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开展实验室开放周活动,邀请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带队开展博物馆奇妙之旅和南望山趣味地质实习等。

参赛选手在野外测量产状

 

肯下真功,在“寻找李四光”挑战营中追求专业卓越

9月到12月,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挑战营开展以追求专业卓越为导向的系列竞赛,包括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地学专业知识竞赛、文献翻译竞赛、地质标本鉴定竞赛等活动,全面优化第二课堂供给能力。来自资源学院、地学院、李四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10个学院的1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增强青年使命担当。为了激发广大青年专业强国之志、砥砺爱国之心,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教育,10月17日,资源学院举行第九届“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挑战营开幕式暨“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团日,让“挑战营”搭载更多思政元素。嘹亮的团歌、庄严的宣誓仿佛就是挑战营开启的号角,开幕式上与会师生一同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献专题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片中“玉门油田”的开发场景震撼着全场师生。室热烈的气氛也昭示着青年学子“唯有青春多壮志,勇担使命满情怀”豪迈宣言。

练就过硬专业本领。10月至12月,来自全校的87支团队陆续开展地学专业知识竞赛、文献翻译竞赛、地质标本鉴定竞赛、国际模拟学术会议展板竞赛。为了扩大挑战营的覆盖面,增设文创作品创作大赛,推出了一大批独具地学魅力的文创产品。11月23日至24日,来自资源学院、地学院、工程学院的6支团队37名选手成功入围终极路线考察环节,在随州市人民政府、襄阳第八地质大队、教务处等单位的支持下,赴随州大洪山地区开展地质考察。本次随州野外考察精心设计,周江羽、张金阳教授赴随州踏勘,并撰写《随州大洪山地区地质考察报告》。

 

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随州大洪山地质考察

终极路线考察的结束,也标志着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落下帷幕,参赛的选手也纷纷留下感言。

资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胜侯:随州大洪山,一个美丽的地方,第一次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层峦分布的岩层,见证着自然与历史的变迁,思考着地球环境的古往今来;我们看到了冲积扇中的砾岩,感受着波澜壮阔的冲击力,观察着随粒序变化而变迁的湖泊河流;我们看到了碳酸盐岩台地的角砾灰岩,发现着岩石的崩塌,寻找着其物源的证据;我们看到了岩浆凝结的岩墙,抚摸着大陆裂解的痕迹,回忆着一路的收获…时光匆匆,一天的随州地质考察留给了我们诸多回忆,最后,祝愿今年的“寻找李四光”活动圆满成功,接下来的每一届“寻找李四光”活动越来越精彩!

资源学院2019级本科生曹献宁:随州之行,收获颇多。天地之大,天有宇航员探索,而地有地质人探寻。看形形色色的岩石,寻其悠远的历史,推其神秘多彩的生命历程。聆听地质人的过往,叹其对地质的热爱,感其对爱情的忠贞,惊其于生命的敬畏。

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黄贵治:这次到随州大洪山进行地质考察,在专业知识和人生感悟上都获益匪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周老师向我们传达出来的地质人独有的那份乐观精神。他说的我们搞地质这一行,一定要“吃苦而快乐”,这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却正是我们地质人精神的可贵之处。我们跋山涉水,也许艰难险阻,但也寄情山水,不乏风花雪月。

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征宇:此次随州之行,收获颇多,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最打动我的是,午餐的时候,周老师跟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选择和他对地质事业的看法,通过周老师的分享,我看到了地质人的豁达和爽朗,以及肯吃苦肯专研的品质,这些闪闪发光的点正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我也意识到吾等小辈当自强,简单且乐观,踏实且坚定地攀登地学高峰。

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宗瑞:对于本次“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我收获很大。一路上在教授的讲解和团队的讨论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进步,更有提升,希望明年还能通过团队的努力入围终极考察路线。

自2010年以来,资源学院连续九年开展 “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并将该项赛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不断丰富竞赛单元内容设置,让广大青年学生“真收获、真锻炼、真热爱”。九年的持续深耕,营造的是浓厚地学文化,传承的是地学精神。本次赛事注重挖掘创新点,提升吸引力。为了非地学专业学生能参与其中,增设了文创作品创作大赛;为了有效训练学生的野外地质技能,融汇社会资源,协力开辟随州大洪山地质考察路线;为了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活动依托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进“三全育人”再落实。

资源学院院长李建威表示,学院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办好“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培养青年学子专业兴趣、强化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思维。浓郁学院“求实奋进 勇攀高峰”院风学风,把资源学院建设成为资源能源领域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