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信息 |
---|---|
标本代号 | HSP |
标本个数 | 4 |
采集整理 | 皮道会 杨梅珍 2014年9月 |
样品制作 | 陆建培 2015年1月 |
岩矿鉴定 | 杨梅珍 2015年3月 |
三维建模 | 陈志军 张娅 张强 2015年5月 |
典型矿床的矿石学研究及成矿作用分析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构造带中段北缘、骑田岭岩体西北侧、郴州-蓝山北东向基底构造岩浆岩带西北侧,区域内有宝山、香花岭、柿竹园、瑶岗仙、新田岭、芙蓉等大型-超大型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区出露地层自老而新有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岩炭统岩关阶孟公坳段。大塘阶石磴子段,测水段和梓门桥段,其中石磴子段为主要含矿层位,矿田位于区域复式向斜倒转背斜内,受南北向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控制。矿区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特点。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岩体是301号花岗斑岩岩体,51号、52号碱性流纹斑岩岩体〔2〕,本矿区包括如下矿床类矿床规模大小不一,长数十至二、三百米,延伸数百米,厚度一到几米。形态呈透镜状、扁豆状、似层状、脉状和环带状。本区矿床成矿期包括岩浆热液期和矽卡岩期。矿区内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水平和垂直分带性,以301号花岗斑岩群为中心,垂直分带自下而上为:矽卡岩型磁铁矿—钨钼矿体—铜锌矿体—铅锌矿体;水平分带自南而北为矽卡岩型磁铁矿—钨钼矿体—铜锌矿体—铅锌矿体。
W216矿体群产于环绕在301花岗斑岩主岩体周边的矽卡岩中。矿体产状、形态与矽卡岩产状、形态基本一致,总体倾向南东,倾角25°~70°,呈透镜状、似层状、新月状、柱状、不规则状产出,尖灭侧现、分枝复合、膨大缩小现象常见,矿体走向长800~ 1000m,宽60~400m,倾斜延深大于1000m,单工程见矿厚度12~336 m。
W1矿体群总体为北北东走向,总体倾向南东东,倾角70°~90°,矿体走向长大于400 m,倾向最大延深达700m以上,己控制矿体长370m, 矿体厚度0.58~40.96 m,平均7.88 m,矿体呈大脉带状、透镜状、扁豆状产出,矿石矿物以白钨矿、辉钼矿为主,少量辉铋矿,总体以高钼低铁为特征,矿石平均含量为: 、Mo0.185%、Bi0.065% 、Sn0.154% 。
515、517矿体分布于地层与301花岗斑岩接触带的外带, 矿体产状形态受断裂破碎构造控制。580矿体走向近南北,总体倾向东, 倾角50°~80°,矿体走向蛇形曲进,长大于900 m, 沿倾斜波状、瓦楞状延深亦大于900 m。196、197、198、199矿体分布于51石英斑岩枝状岩脉接触带,矿体呈北北东走向,长大于260~300m,倾向南东东,倾角50°~80°,有分枝、膨大现象,属磁黄铁矿方铅矿铁闪锌矿体,致密块状富铅锌,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粘土化石英斑岩或结晶灰岩。515矿体走向长400 m,倾斜延深宽380m,平均厚度6.55 m,平均品位Pb2.33%,Zn 9.69% 。517矿体走向长500m.倾斜延深大于500 m,平均厚度8.63 m,平均品位Pb3.29%,Zn6.53%。主要矿石矿物为铁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结晶灰岩或泥晶灰岩。
矿物成分十分复杂,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白钨矿、辉钼矿和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萤石、绢云母、绿泥石、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和符山石等。表生矿物有褐铁矿、针铁矿、孔雀石、菱铁矿及锰土等。本区矿石主要有角砾状、细脉侵染状、条带状、网脉状和团块状构造和交代溶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骸晶结构、自形~半自形结构。